外资开放新政正在陆续落地,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等12个重点领域开放路线图出炉在即。《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继上月国务院发布吸收外资文件后,目前已有50多个部门和20多个省市出台了落实计划,与此同时,商务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协调推进,包括减少新能源车制造领域外资限制等政策即将发布落地。
就在一个多月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39号文),明确提出将出台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船舶设计、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12领域开放路线图和时间表,自贸试验区试行过的负面清单也将尽快在全国推广。
在商务部21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高峰四次就外资相关问题作出回应。“关于国务院39号文列出的12个重点领域扩大开放的问题,目前,有关部门和地方正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相关的落实工作。”高峰回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说,据商务部了解,目前已经有50多个部门和20多个省级政府分别提出了落实的工作计划。商务部已经在8月将不涉及特别管理措施的外资并购由“逐案审批”改为“在线备案”。
谈及新能源汽车外资开放,他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坚持开放发展的原则,在今年6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已经明确要放开外商在华建立生产纯电动汽车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数量限制,以及汽车动力电池外商投资股比限制。
“下一步,将按照国务院39号文的要求,协调推动有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减少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外商投资限制的政策措施,持续推进该领域对外开放。”
此前,我国对新能源汽车和专用车都有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的限制要求,国务院39号文明确提出进一步放宽股比限制,业内预计,开放路径很有可能先在自贸试验区施行。
“这12个领域怎么开放,先在自贸试验区开放还是在部分领域开放,相关部门都会按照文件要求,提出具体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此前指出。
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承担着对外开放先行先试的任务。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始,我国对外开放通过自贸试验区这个途径,开放的门越来越大。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开放的领域在自贸区的试点其实越来越少了,因为负面清单越来越短了。从最开始,负面清单保留190项不开放,到后来139项,今年以来,已经缩减为95项。“随着负面清单的减少,我们开放口径会更大,基本上是这种路线图。负面清单正在推向全国。上海自贸区和其他自贸区试验区都实行了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按照中央要求,未来我们整个的对外开放、利用外资也都是按照负面清单的模式进行,这就是一种推广复制。”
白明表示,外资开放的路线,总体上看是由易到难。就汽车领域而言,过去我们保护程度较高,现在开放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新能源车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且现在也特别鼓励发展,那么新能源车就是我们优先要考虑的领域。其他领域并不是说不开放,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为迎接新一轮的开放做好准备。我们要让未来的开放变成一种机会,减少它对我们的压力,即便有压力,我们也要将它转换为动力。”总体来看,要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也要应对当前外资增速放缓的趋势,继续发挥外资对我国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5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当前,我国吸收外资正面临国际国内双重压力。王受文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不稳定因素很多,逆全球化思潮也在涌起,全球吸引外资整体流动都在减少,相关国家也在采取一切措施,加强吸引外资,引资竞争在加剧。从国内来看,国内经济进入到稳定增长、结构优化的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利用外资的优势正在从低要素成本转变为依靠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配套和营商环境。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吸引外资规模保持稳定,结构持续优化。
在此背景下,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今年以来,国务院年初发布《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等多个高层会议均对引进外资扩大开放做出部署。
此外,今年4月,我国新设辽宁等七个自贸试验区,1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我国东中西全方位制度创新的开放格局。随后,新版的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出炉,全国版负面清单也于7月28日开始正式施行,新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限制性措施进一步减少了30条,突出体现了鼓励外商投资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政策导向。
地方层面,也掀起新一轮开放热潮。包括浙江、湖北、江苏、福建等十余地今年纷纷出台了地方版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的新政。
“我们将继续协调推动有关政策尽早落到实处,使我国的外商投资环境不断优化,使我国继续成为全球外国投资的热土。”高峰说。